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2025 年廣東中考在政策、考試形式等多方面呈現出一系列新變化。這些變化關乎萬千考生的升學走向,無論是考生自身,還是家長,都有必要深入了解,以便提前規劃,從容應對中考挑戰。
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2025 年廣東中考在政策、考試形式等多方面呈現出一系列新變化。這些變化關乎萬千考生的升學走向,無論是考生自身,還是家長,都有必要深入了解,以便提前規劃,從容應對中考挑戰。
2025 年廣州中考人數創新高,約 13.9 萬人。為滿足考生需求,廣州采取多種舉措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一方面,新增普通高中學位 1 萬個,華附、省實、廣雅等省市屬學校紛紛擴招;另一方面,新校建設招生再擴容,六中花都校區投入使用,首招 300 人。此外,綜合高中試點進一步深化,試點學校擴招,招生計劃突破 1500 個 。自主招生方面,學校和計劃數增加,參與名額分配學校及指標 “雙增”,鼓勵學位相對充足的區屬高中增加招生計劃,非中心城區對外區優質學位供給加大。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民辦高中開辦公費班,較去年增加 498 個計劃,提升公辦高中學位占比。
佛山今年中考增加優質學位供應,市一中等 9 所學校增加至 11 所,除高明區第一中學更名為佛山市高級中學外,新增佛山市季華中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美的高中。市一中安排總計劃的 50% 作為名額分配計劃面向全市招生,其他 10 所學校各安排總計劃的 50% 作為名額分配計劃面向區內招生。招生批次也進行了優化,共設 4 個批次,將原優先批與提前批合并,放至提前批第一層,降低考生志愿填報難度。
東莞今年中考自主招生校考、市考均提前至 5 月舉行,讓考生有更充裕時間準備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錄取批次中,提前批在原普通高中特色發展學生志愿、港澳班志愿基礎上,增加公辦中職學校特色發展學生志愿,規范公辦中職學校招收特色發展學生流程。同時,新增綜合高中招生,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選擇 。
在全省層面,除廣州和深圳外,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 9 個科目筆試實行省級統一命題,確保考試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從各地市來看,部分科目分值有調整趨勢。例如,有消息稱廣州擬 2027 年將數學分值增至 150 分,語文、英語各 140 分,化學、歷史、道德與法治分值降低 。同時,實驗操作的分值和地位越發重要,物理、化學實驗操作考試結果對錄取的影響增大,部分地區將物理、化學實驗分別按 10 分、8 分計入總分 。體育分值權重也在增加,如深圳體育滿分 50 分,清遠從 65 分提至 90 分 。
廣州 2025 年繼續推進中考自主招生工作,為考生提供多元發展路徑。在選拔方式上,繼續采取遴選方式;成績合成方面,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校綜合能力考核成績依舊按照 7:3 合成后,從高到低錄取 。佛山則引入中考成績加校考結果按比例合成總分錄取模式,數理、科技、人文、思政、國防軍事等 5 個類別,中考總分占 60%,學校綜合評價結果占 40%;體育、藝術類別仍按學校綜合評價結果從高到低錄取 。
廣州和佛山在 2025 年都新增了中本貫通招生項目。廣州由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的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對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的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業,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對接廣州航海學院的車輛工程專業,各招生 20 人 。佛山的中等職業學校對接本科高等院校貫通培養試點班安排在提前批面向全市招生,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
地區 + 中考新變化:如廣州中考新變化、佛山中考新變化、東莞中考新變化等。
招生政策類:普高學位擴招、名額分配政策、自主招生變化、綜合高中招生、中本貫通招生等。
考試科目類: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科目分值調整、實驗操作考試、體育分值變化等。
錄取方式類:多元錄取模式、中考成績與校考合成、中本貫通錄取規則等。
2025 年廣東中考新變化體現了教育部門為適應時代發展、培養多元化人才所做的努力。考生和家長需密切關注各地政策細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學習和報考策略,在新的中考形勢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升學道路 。
以上內容梳理了 2025 年廣東中考新變化。要是你想進一步了解某一地區、某一項政策的詳細解讀,隨時都能跟我講。